表面粗糙度在計量科學中表面質量的檢測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測量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方法有比較法、光切法、干涉法、針描法和印模法等,而測量迅速方便、測值精度較高、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采用針描法原理的
粗糙度檢測儀。
表面粗糙度由傳感器、驅動器、指零表、記錄器和工作臺等主要部件組成,在傳感器測桿的一端裝有金剛石觸針,觸針曲率半徑r很小,測量時將觸針搭在工件上,與被測表面垂直接觸,利用驅動器以一定的速度拖動傳感器。由于被測表面輪廓峰谷起伏,觸狀在被測表面滑行時,將產生上下移動。此運動經支點使磁芯同步地上下運動,從而使包圍在磁芯外面的兩個差動電感線圈的電感量發生變化。傳感器的線圈與測量線路是直接接入平衡電橋的,線圈電感量的變化使電橋失去平衡,于是就輸出一個和觸針上下的位移量成正比的信號,經電子裝置將這一微弱電量的變化放大、相敏檢波后,獲得能表示觸針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號。此后,將信號分成三路:一路加到指零表上,以表示觸針的位置,一路輸至直流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推動記錄器進行記錄;另一路經濾波和平均表放大器放大之后,進入積分計算器進行計算,即可由指示表直接讀出表面粗糙度Ra值。指零表的作用反映鐵芯在差動電感線圈中所處的位置。當鐵芯處于差動電感線圈的中間位置時,指零表指針指示出零位,即保證處于電感變化的線性范圍之內。
粗糙度檢測儀一開始就是為了檢測機械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尤其是觸針式粗糙度測量儀比較適用于質地比較堅硬的金屬表面的檢測。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應用到加工工藝上,如陶瓷、塑料、聚乙烯,等等,現在有些軸承就是用特殊陶瓷材料加工制作的,還有泵閥等是利用聚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這些材料質地堅硬,某些應用可以替代金屬材料制作工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也需要檢測其表面粗糙度。